直腸癌︱中三男生大便出血以為生痔瘡 終揭患直腸癌第3期一邊化療一邊應付考試

兒童健康

發布時間: 2024/06/07 13:45

最後更新: 2024/06/09 19:05

分享:

分享:

中三生大便出血揭患直腸癌第3期。

【大便出血/大腸癌/直腸癌/痔瘡】近年腸癌有年輕化趨勢,大便出血更是患癌徵兆。內地杭州一名中三學生大便出血,家人最初不以為然,以為他久坐生痔瘡,最終揭患結直腸癌第三期,男生接受手術後,還要一邊化療,一邊應付考試。

杭州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楊晶醫生指出,在臨床上遇過最年輕的患者是一名中三男生,他在上學期發現自己大便出血,家人卻以為他久坐而患上痔瘡,因此沒有即時到醫院檢查。

最新影片:

男生一邊化療一邊溫習

直至後來,男生大便出血情況變得頻繁,且愈來愈嚴重,家人才帶他到醫院檢查。在照了腸胃鏡後,證實男生患上結直腸癌,而且已到第3期,除了進行切除手術外,更要配合化療。快將應付考試的男生一邊治療,一邊還要溫習應付考試。

楊醫生又指,逾半年輕腸癌患者被確診時,通常已到第3或第4期,病情已比較嚴重,處理上比中老年人更棘手,這跟年輕人不重視身體檢查有關。他提醒,年輕人飲食習慣三餐不規律,而且偏好紅肉、高脂食物,日常少攝取膳食纖維,常吃宵夜,且缺乏運動,都跟腸癌病發息息相關。

大腸癌為本港癌症二號殺手

據本港醫管局癌症統計數字顯示,本港2020年大腸癌新增個案共5,087宗,佔全年新增個案的14.9%,共有2,287宗死亡個案,佔比15.4%,為全港第2位的常見及致命癌症。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部份,分為結腸與直腸。有時大腸內壁細胞會有不正常生長,出現息肉、潰瘍或其他形態腫塊,但這些大部份為良性的,唯亦有小部份可能發展成為惡性腫瘤,變成大腸癌。

大腸癌常見7大症狀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